在政策不斷加碼及技術推動下,煤礦企業“大力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綠色智慧礦山建設。目前,井下設備維護主要為人工點檢,存在著點檢功能單一,點檢不及時、效率低下等問題;現有在線點檢系統功能單一,多為單參數報警;且在線點檢產品安裝調試困難、產品布線困難,需要打孔安裝。
基于這一背景下,翌日科技自主研發了一套支持無線傳輸的傳感器、且能夠結合多參數報警的設備健康管理與智能分析系統,進而達到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的要求,最終才能逐步實現智慧礦山、安全礦山的理念的。翌日科技設備健康管理與智能分析系統基于傳感技術、無線傳輸技術、計算機技術等,通過對旋轉設備的振動、溫度參數采集,實現設備全生命周期在線運行監測、分析、預警、報警,保障設備的穩定健康運行。
系統適用范圍
翌日科技設備健康管理與智能分析系統監測的設備主要為礦山井下的旋轉設備。設備主要包含:1)膠帶機的滾筒、電機、減速機(CST);2)綜采三機的電機、減速器及泵站;3)各類壓風通風機及水泵房等。通過對井下設備建立失效分析模型,能夠有效的對井下設備進行運行狀態監測、故障分析識別、故障預警及故障報警,從而大幅減少故障停機時間、提高設備壽命、降低維修成本。將設備維護模式從人工點檢升級為實時在線監測,不僅提高了監測效率及準確性,同時也實現了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的目標,為實現礦井智能化打下了堅實基礎。
系統功能
01 GIS地圖監測
基于GIS的井下地圖顯示現場設備運行的溫度和振動情況和采集器運行狀態,可實現設備和采集器位置查看,設備故障分級報警;節約人力維護成本,提高設備維護效率;
02 圖譜分析
根據對設備監測所得的溫度和振動數據,通過多種診斷方法并結合設備的結構特性、參數和故障機理,能及時的、正確的對各種異常狀態或故障狀態,做出診斷、預防或消除故障,對設備的運行進行必要的指導,提高設備運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期把故障損失降到最低的水平。圖譜分為高階圖譜和初階圖譜,其中初階圖譜分為實時和歷史兩種,不同圖譜面向不同的對象,其中初階圖譜主要展示系統處理過后的數據,面向普通工作人員,做到簡單易懂,高階圖譜含多種高階分析方法(時域、頻域、小波等),面向專業運維人員,用于分析各種故障情況。
03 故障實時報警功能
井下傳感器或采集器出現故障時(包括鏈路異常、傳感器低電、設備分級報警(溫度異常預警、報警、停機;溫升異常報警、停機;振動過大異常預警、報警、停機)),系統發出報警信息,地面監測界面立即顯示出報警提示,故障設備位置和故障原因一目了然;故障修復后,自動取消報警;
04 設備履歷管理
典型設備故障判斷數據庫和設備履歷,供管理人員對設備的整個運行生命周期進行跟蹤追溯;
05 設備故障上報
支持手動錄入故障,以便查看檢修記錄及提供真實供機器學習為后續的故障庫做基礎;
06 故障特征頻率
通過軸承管理頁面填寫軸承的相關參數,分析程序通過這些參數計算出不同軸承的報警閾值,再根據傳感器實際采集的值進行分析對比,判斷設備是否出現故障(能判斷軸承具體故障位置,如內圈故障、外圈故障、保持架故障、滾動體故障);
07 設備運行報告推送
統計每天/周/月的設備整體運行狀況,按照單一設備,提供完整全面的日、周、月分析報告,依據各類報警次數、報警原因,提出檢查維護建議,并支持手機APP推送。